华昊企管

秒表测时法


秒表测时法是以工序作业时间为对象,按照一定的作业方法,根据规定的程序,利用测时工具对重复循环型作业的操作过程,按其操作顺序进行直接的观测、记录与分析,来确定其作业时间的方法。由于通常情况下所采用的测时工具为秒表,故称“秒表测时法”。

由上述定义可知,秒表测时法可以用于单个工人的周期较短的重复性工作的观测,对于多个工人的联合作业,由于记录点较多,用秒表难以区分,因而多使用摄像机拍摄后进行重复观测,以获得多人联合工作的时问流程表。将秒表测时法的步骤总结如下:

(1)收集、记录操作方法及与操作者有关的资料:

这一步是秒表测时的基础,需要收集的资料包括:标准化操作方法、材料规格和标准、所用的设备和工艺、被观测者的素质、工作环境等等。

(2)划分操作单元

划分操作单元的原则是:

①在不影响精确观测和记录的前提下,每一操作单元的延续时间越短越好,但必须在2.4s以上;

②手动时间和机动时间分开;

③单元之间的界限要清晰,起点、终点要易于辨别;

④明确分清不变单元与可变单元;

⑤分清设计中的单元与过程中偶尔出现的单元;

⑥材料搬运时间与其它单元分开;

⑦不要将某些自然动作序列分解为独立动作序列,如拧螺帽。

(3)决定观测周期次数

观测周期次数的决定,受到操作周期时间、时间研究目的、有关人员可靠度、被观测的作业频率和寿命、作业的稳定程度、作业要素的分解单位、作业速度稳定性和操作者水平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必须结合实际情况来定。其原则是在数据可以反映出真实情况的条件下,尽量节省观测时间。

(4)进行观测并记录操作时间

用秒表测时通常有两种计时方法:连续法和归零法。

①连续法:为了避免秒表指针回零所产生的时间累积误差,在秒表启动后连续不停地进行测定,即在每个作业要素的始末处读取并记录时间值,各个要素的时间在观测终止后用减法算出。

②归零法:在作业要素的起点启动秒表,于作业要素的终点读取数值,然后立即让秒表归零,如此直到全部动作观测结束。这种方法的好处是不必事后进行减法运算,缺点是会引入方法误差。

(5)对各操作单元加以评定

评定就是在将观测时间变成正常时间之前,将被观测者实际的作业速度与标准速相比较,并给与定量的评价。

评定有“努力评定”和“小组评定”两种方法,前者除了考虑动作速度,还将作业难度、操作熟练程度和努力程度等因素纳入评定范围;后者强调将多个观测者的评定值进行平均,以减小偶然因素的影响。

评价的最终结果是得到评定系数:

评定系数=正常作业时间/观测时间

(6)决定宽放值

由观测得到的操作时间事实上是完全工作状态下的理想时间,而实际过程中往往会发生各种延迟和停顿。在制定标准时间时,为了对这些延迟进行补偿,就需要对观测时间做一定的宽放。

宽放的种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作业宽放:对工作中不规则、非周期性的作业,以及不可避免的停顿延误所做的宽放。如清理碎屑、更换工具、为机器涂油保护、5S等工作。通常作业宽放率取3%一5%。

②生理宽放:为满足操作者的生理需要(如上卫生间、洗手、喝水、擦汗等)所做的宽放。通常生理宽放率取2%一5%,但对于重体力劳动或是环境特殊的工作,可以取5%以上。

③疲劳宽放:在生产现场管理中对操作者因身体和心理疲劳而延迟作业,以及恢复疲劳所做的宽放。如操作者长时间站立工作后需要蹲一下或者坐一下,在室内工作一段时间之后需要到室外去舒缓一下情绪等。疲劳宽放率随工作负荷的不同而不同,通常轻作业取1096,较重的作业取20%,重作业取30%,特别重的作业取30%以上。

④程序宽放:为补偿操作者因从事的操作内发生强迫等待而做的宽放。如某工人需要操作两台机器,他操作其中一台机器时,另一台已经加工完毕等待工人来处理。程序宽放率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取值。这一步的主要任务是确定宽放率:宽放率=宽放时间/正常作业时间

(7)制定操作的时间标准:

标准时间的定义是:在适宜的操作条件下,用最适合的操作方法,以普通熟练工人的正常速度完成标准作业所需的劳动时间。

其中“适宜的操作条件”、“最适合的操作方法”是指通过方法研究后确定的操条件与操作方法:“普通熟练工人”、“正常速度”意味着标准时问是适合大多数作业者的时间;“标准作业”是标准时间的依据,也是作业测定的结果。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