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生产模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全面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TQM)是实现精益生产方式的重要保证。质量是企业生存之本,好的质量不是检验出来的,而是制造出来的。TQM强调全员参与和关心质量工作,体现在质量发展、质量维护和质量改进等方面,从而使企业生产出成本低,用户满意的产品。
2、准时化和自动化:
准时化和自动化是支持精益生产方式的两大支柱。准时化(Justintime,缩写为JIT)指的是在必要的时候生产必要数量的必要产品。超量生产是万恶之源,看板(KANBAN)是保证准时生产的工具。看板是靠生产指令、取货指令、运输指令来控制和微调生产活动,使生产储备趋向于零。这种现场自律微调的“后补充”生产,以多品种、高质量、低成本、零库存为目标,很好地相应了市场需求。自动化(Automation),是指赋予机器人的智慧,出现故障就立即停机,防止了错误的继续传递。这种防止失误装置,能够防止生产次品,制止过量制造,还能自动控制现场发生的异常情况。
3、并行工程:
并行工程(ConcullentEngineering,缩写为CE)是精益生产方式的基础。这种方法要求产品开发人员从设计开始就考虑产品生命周期的全过程,还包括质量、成本、进度和用户要求。CE有两个特点:一是各阶段的时间是并联式的,交付周期大为缩减;二是信息交流及时,发现问题尽早解决,产品的质量高。
4、成组流水线:
成组流水线是精益生产方式的集中体现。成组技术(GT)已经成为生产现代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当前流行的混流生产(Mixflow)就是GE,JIT.GT综合运用。利用GT的相似性特点,组织相似的零件在生产线上加工,就成了成组流水线。其特点是制造对象多样化,却仍旧保持着大量生产的速度,而生产线则由刚性变成了柔性。
5、人的因素:
精益生产方式把人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全盘自动化和无人化工厂是难以实现的。在精益生产方式中,人是这个体系的中心。以人这个具有最大柔性和最大潜力的因素为中心是先进制造技术发展的必然。
精益生产形成
精益生产的六个主要方面的要求
1、实施精益生产的基础---通过6S活动来提升现场管理水平;
2、准时化生产---JIT生产系统;在顾客需要的时候,按顾客需要的量,提供需要的产品主要工具有:
1)平衡生产周期---单件产品生产时间;
2)持续改进;
3)一个流生产
4)单元化生产---U型作业岛布置;
5)价值流分析(VA/VE)
6)拉动生产与看板管理;
7)目视化管理;
8)生产周期减少;
9)全面生产维护
3、全面质量管理或6σ质量管理;
4、团队工作法---要鼓励团队精神,在沟通中进步;
5、可视化管理---状况一目了然
6、不断追求完美—理念非常关键,即使达不到理想的完美,也要不断前进和行动,进步是点点滴滴的!
为什么需要精益生产?
外部环境的变化(1)
外部环境的变化(2)
价格竞争的加剧
→降低生产成本
需要研究一种低成本、高能效的新的生产方式,即:精益生产
内部环境的要求
具体地说:
1、生产、库房场地不够;
2、客户要求的交货期很难满足;
3、产品价格越来越低;
4、生产线品种切换时间多且长,浪费大;
5、产品在制多,库存风险大;
6、其他……。
持续提升的需要
持续追求(更为)精益的生产过程(方式)已经成为(一流)企业的一种文化(理念)。
1、效率更高、成本更低;
2、库存更少;
3、品质更稳定;
4、响应速度更快;
5、……。
实现精益生产的条件
1、经营思想的转变(领导)ProductOutMarketIn
从产品出发从市场和顾客的需求入手
2、员工意识的革新
手工生产(作坊)现代大生产精益生产
看似一种回归!
◎并不是简单的回归,而是螺旋式上升的结果。
3、扎实的现场管理基础
---6S让员工养成按标准做事的习惯
---目视化管理是看板管理的基础
---三定管理是效率的保证
4、标准化管理
◎作业的标准化
---各个部门工作、作业要进行标准化
◎作业流程标准化
---部门间的衔接、业务交接及流程等要标准化
5、数据的管理和运用
◎数据记录和统计的能力
---快速的数据纪录和处理能力、以及数据的精度
◎新的数据管理手段的应用
---结合ERP运用
6、物料供应能力的提升
◎品质的稳定性
---供应商的品质!
◎交期的遵守
---供应商的交货期也要兑现
7、生产管理部门(指令系统)的有效运行
◎正确的指令
---生产管理部门要发出正确的指令!
◎指令的正确执行
---正确执行各项生产和运作指令!
---信息流和物流的一致
精益生产不是某一种方法,是多种方法的叠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