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精益生产方式的理论框架
在应用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LP)思想的过程中,我们主要应用网络支持下的并行工程思想,实现加工过程与生产准备过程的并行,以缩短产品制造总工期;通过调度室、工艺室、工具室、工段、加工者对生产准备过程的“多面手互相替补”,最大限度地实现每个员工的增值,消灭浪费环节;通过全面质量管理TQC(Total Quality Control),实现对生产准备环节的质量控制,从而保证产品的质量;通过细致、准时的生产准备工作,实现整个产品的适时生产JIT(Just in Time Production);通过成组技术GT(Group Technology),根据实际情况加大生产准备包件号数量,逐步由“小包”向“大包”过渡,以实现生产目标。
精益生产方式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企业管理和营运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生产方式。精益生产方式的理论框架包含“一个目标”、“两大支柱”和“一大基础”。
“一个目标”是低成本、高效率、高质量地进行生产,最大限度地使顾客满意。 “两大支柱”是准时化与人员自主化。准时化生产是以市场为导向,在合适的时间生产高质量和合适数量的产品,以“平准化”为前提条件、以市场来拉动生产。所谓拉动生产是以看板管理为手段,采用“取料制”:即后道工序根据“市场”需要进行生产,根据本工序在制品所需要的用量从前道工序领取相同数量的在制品,一个工序一个工序地向前推动,从而形成全过程的拉动控制系统,绝不多生产一件产品。人员自主化是指人员与机械设备的有机配合行为。生产线上一旦产生质量、数量、品种上的问题机械设备就自动停机,并有指示显示,同时任何人发现故障问题都有权立即停止生产线,主动排除故障,解决问题。并且将质量管理溶入生产过程,将质量管理变为每一个员工的自主行为,将一切工作变为有效劳动。 “一大基础”是指改善。改善是精益生产的基础,可以说没有改善就没有精益生产。这里的改善是指:
①从局部到整体永远存在着改进与提高的余地。在操作方法、质量、生产结构和管理方式上要不断地改进与提高。
②消除一切浪费。精益意味着不能提高附加价值的一切工作(包括生产过剩、库存、等待、搬运、加工中的某些活动,多余的动作,不良品的返工等)都是浪费,这些浪费必须经过全员努力不断消除。
③连续改善是当今国际上流行的管理思想。它是指以消除浪费和改进提高的思想为依托,对生产与管理中的问题,采用由易到难的原则,不断地改善、巩固,改善、提高的方法,经过不懈的努力,以求长期的积累,获得显著效果。
在談執行力之前,我講一個關于美國西點軍校里發生的小故事:曾有一位大師兄交一付臟手套給他小師弟,說第二天早上需要用手套,大師兄說完就走開了.小師弟把手套洗淨后,他發現室內沒有可供烘干的設備,室外一夜也無法涼干,他只好用手不停的甩啊甩,只到甩干為止,然后又把甩干的手套墊在床墊下.第二天早上他把潔白平整的手套交給了大師兄. 以上這個故事大家不知有何想法,實際上就是一個典型的強執行力的案例.所謂的執行力。
以人为本、质量第一
以人为本、全员参与,同样是上个世纪总结出来的八项质量管理原则之一,强调人相对于组织的重要程度,人是组织之本,在现代这种强调无边界合作的情形下,缺乏全员参与就无法实现“质量第一”的理念。精益生产方式的企业始终坚持。质量第一、质量优先”的方针。精益企业规定,生产线上任何工人在生产线出现问题时,都有权使生产线停下来,问题解决后再恢复生产。这一规定,使质量问题在产生之初就得以消除成为可能。随着工人在识别问题、查找原因、解决问题方面不断积累经验,问题就会越来越少,生产线也就越来越不易停止,而且下线的产品质量也得到了保证,同时随着无效劳动和消耗的不断降低,质量成本将大幅度降低。产品高质量带来良好的企业形象和较高的市场占有率,使付出的成本得到补偿,结果是质量、成本和产量三者达到整体优化,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精益生产方式非常强调全员参与。员工是组织的根本资源,全员参与有效地集中了员工集体智慧和才干,为组织带来了巨大收益。全员参与使员工的积极性和热情度很高,更加关注为顾客创造价值;能主动地发现流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持续改进并强化自己的技能、知识和经验,承担起对组织目标和任务的责任;使得员工能够有效地对改进组织方针和战略目标作出贡献;也更容易获得对工作的满足和对组织的自豪。“一个目标”是低成本、高效率、高质量地进行生产,最大限度地使顾客满意。
“两大支柱”是准时化与人员自主化。准时化生产是以市场为导向,在合适的时间生产高质量和合适数量的产品,以“平准化”为前提条件、以市场来拉动生产。所谓拉动生产是以看板管理为手段,采用“取料制”:即后道工序根据“市场”需要进行生产,根据本工序在制品所需要的用量从前道工序领取相同数量的在制品,一个工序一个工序地向前推动,从而形成全过程的拉动控制系统,绝不多生产一件产品。人员自主化是指人员与机械设备的有机配合行为。生产线上一旦产生质量、数量、品种上的机械设备就自动停机,并有指示显示,同时任何人发现故障问题都有权立即停止生产线,主动排除故障,解决问题。并且将质量管理溶入生产过程,将质量管理变为每一个员工的自主行为,将一切工作变为有效劳动。
“一大基础”是指改善。改善是精益生产的基础,可以说没有改善就没有精益生产。这里的改善是指:
①从局部到整体永远存在着改进与提高的余地。在操作、质量、生产结构和管理方式上要不断地改进与提高。
②消除一切浪费。精益意味着不能提高附加价值的一切工作(包括生产过剩、库存、等待、搬运、加工中的某些活动,多余的动作,不良品的返工等)都是浪费,这些浪费必须经过全员努力不断消除。
③连续改善是当今国际上流行的管理思想。它是指以消除浪费和改进提高的思想为依托,对生产与管理中的问题,采用由易到难的原则,不断地改善、巩固,改善、提高的方法,经过不懈的努力,以求长期的积累,获得显著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