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M有以下五项内容组成:
1、以建立追求生产体系极限效率化(综合效率化)的企业素质为目标。
2、以现场构筑能够未然防止所有损失的结构,即以生产系统整个寿命周期为对象,实现“灾害为零、不良为零、故障为零”等。
3、从生产部门普及到开发、营业、管理等所有部门。
4、从领导到一线作业人员全员参加。
5、通过反复的小组活动达到损失为零。
全员生产维修(TPM)管理的发展进程
TPM起源日本,战后日本的设备管理大体经历以下四个阶段:事后修理阶段;预防维修阶段;生产维修阶段和全员生产维修阶段。
1.事后修理(BM)阶段(1950年以前)
日本在战前、战后的企业以事后维修为主。战后一段时期,日本经济陷人瘫痪,设备破旧,故障多,停产多,维修费用高,使生产的恢复十分缓慢。
2.预防维修(PM)阶段(1950~1960年)
50年代初,受美国的影响,日本企业引进了预防维修制度。对设备加强检查,设备故障早期发现,早期排除,使故障停机大大减少,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在石油、化工、钢铁等流程工业系统,效果尤其明显。
3.生产维修(PM)阶段(1960~1970年)
日本生产一直受美国影响,随着美国生产维修体制的发展,日本也逐渐引入生产维修的做法。这种维修方式更贴近企业的实际,也更经济。生产维修对部分不重要的设备仍实行事后维修(BM),避免了不必要的过剩维修。同时对重要设备通过检查和监测,实行预防维修(PM)。为了恢复和提高设备性能,在修理中对设备进行技术改造,随时引进新工艺、新技术,这也就是改善维修(CM)。
4.全员生产维修(TPM)阶段(1970年至今)
TPM(TotalProductiveMaintenance)又称全员生产维修体制,是日本前设备管理协会(中岛清一等人)在美国生产维修体制之后,在日本的Nippondenso(发动机、发电机等电器)电器公司试点的基础上,于1970年正式提出的。
在前三个阶段,日本基本上是学习美国的设备管理经验。随着日本经济的增长,在设备管理上一方面继续学习其它国家的好经验,另一方面又进行了适合日本国情的创造,这就产生了全员生产维修体制。这一全员生产维修体制,既有对美国生产维修体制的继承,又有英国综合工程学的思想,还吸收了中国鞍钢宪法中工人参加、群众路线、合理化建议及劳动竞赛的做法。最重要的一点,日本人身体力行地把全员生产维修体制贯彻到底,并产生了突出的效果。
认识设备的六大损失
通常引起设备故障的原因
“设备的不良70%以上来自润滑与清扫的不良”
设备6大损失与设备综合效率的关系
TPM活动的核心
TPM目标
全面生产维修(TotalProductiveMaintenance,TPM)是消除停机时间最有力的措施,包括例行维修、预测性维修、预防性维修和立即维修四种基本维修方式。
例行维修:操作工和维修工每天所作的维修活动,需要定期对机器进行保养。
预测性维修:利用测量手段分析技术预测潜在的故障,保证生产设备不会因机器故障而造成时间上的损失。其意义在于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预防性维修:为每一台机器编制档案,记录所有的维修计划和维修纪录。对机器的每一个零部件都做好彻底、严格的保养,适时更换零部件,保证机器不发生意外故障。
立即维修:当有故障发生时,维修人员要召之即来,随叫随到,及时处理。
TPM的目标是零缺陷、无停机时间,最大限度提高生产效率。要达到此目标,必须致力于消除产生故障的根源,而不是仅仅处理好日常表现的症状。
TPM的八大支柱与任务分担
TPM并不是仅限于设备操作部门的活动,还包括了与设备相关的计划部门及保全部门(即管理部门、维修部门)在内,它是以小组活动方式展开的。
TPM的基石就是彻底的5S活动,八个支柱包括:
(1)自主保全
自主保全是指,员工按一定的步骤,持续不断的对场所、设备、工厂进行维护和改善,最终实现自主管理的目标。其核心思想是:
通过及时的保全维护和改善,消除缺陷
通过有步骤的自主活动,提高员工的保全意识和保全能力。
(2)专业保全
为了完善工厂及设备的保全机制,有必要建立一直值得信赖的专业保全队伍。专业保全队伍的目标是:
指导和帮助自主保全活动的开展
减少对外部专业机构的依赖,降低维护费用
(3)焦点改善
焦点改善就是为了达成公司的经营目标所进行的一些具体的、重要的大课题改善活动。管理者需要对照公司或部门目标,确立改善主题,展开改善活动,快速达成改善目标,培养员工改善能力。
(4)品质保全
品质保全活动就是要通过对产品设计生产过程和品质系统进行改善,改变通过检查来确保产品品质的现行做法,而是通过控制设计和制造过程的条件优化来达成品质目标。品质检查效率的提升也是这个活动的内容之一。
(5)初期管理
初期管理是指在设计产品和安装设备的前期阶段,根据生产者和使用者的要求所进行的改善活动。包括:
实现方便使用和易于制造的产品设计(自行制作或向设备厂商建议)
实现设备的保全预防设计,便于保全和维护
(6)事务改善
事务改善主要是间接部门的效率改善活动。事务改善的目的主要是消除各类管理损耗,减少间接人员占比,改进管理系统。提高办事效率,更好的为生产活动和员工生活服务。
(7)环境安全
环境安全就是要通过消除困难作业、危险作业来取出可能引发灾害的各种隐患,创造审核人和设备有机结合的良好工作环境;以杜绝污染、减少废弃物、节能降耗和资源再利用为主题,开展环境保护活动。
(8)人才培养
为了有效推进TPM活动,企业和部门必须积极开展有效的学习活动,对员工进行有效的教育和训练:
持续提升员工(作业和管理)的能力水平
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挖掘员工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