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的人员可分成两种类别:一种是为公司赚钱的人,另一种则是不为公司赚钱的人。只有那些研发、生产和营销的一线人员才是为公司赚钱的人。最理想的公司是:不赚钱的人仅有一个人,即公司的总经理,其余的人都要直接参与赚取收入的活动上。
不赚钱的人就是那些坐拥高薪,高职位的人,以下所举例的人员都属于此类,如:主管、主任、经理,包括总经理以及所有职员和间接单位的人(包括人事、财务、质量控制和工业工程)。不管这些人如何勤奋地工作,他们并不能直接为公司赚钱。基于这个理由,最好称他们为“受抚养者”,假若赚钱的人停止一秒钟的工作,则公司就损失了赚取一秒钟金钱的机会了。
困扰的是,这些不赚钱的人经常自认为比那些赚钱的人,懂得更多而且更称职,只因为他们受过较好的教育。他们经常制造更多的困难于后者的工作上,也许会认为“没有我们,他们是活不下去的”。他们何时才能想通:我们该怎么做才能协助他们把工作做得更好而不需要我们?
如果我们称顾客为上帝,那么就应该称现场的人员为佛祖了。
从历史上来看,公司的管理人员扮演一个指挥现场的角色。他们发出工作的指示 ,要求现场人员遵行,以追求较高的效率。这种制度的缺点,是分离了传达指示的人与执行工作的人。
新方法应当是“现场中心主义”方式,现场不但要对生产负责,也要对质量及成本负责,而管理人员则从旁协助。
下列各点是推行“现场中心主义”成功的条件:
①现场管理人员必须承担达成QCD的责任。
②应给予现场充分的自由度以便改善。
③管理阶层应该对现场提出要达成的改善目标,并对其结果加以负责(而且,管理部门应当协助现场达成目标)。
“现场中心主义”的方式,有许多好处:
①现场的需求,比较容易被在现场工作的人员所认同。
②在流水线上,有些人总会去思考各式各样的问题及其解答。
③抗拒改变的阻力最小化。
④持续不断地调整变成可行了。
⑤可以获得实质性的解答。
⑥着重点以常识及低成本的解决方式,而不是以昂贵和既定方法为导向的解决方式。
⑦员工开始乐于改善,而且容易受到鼓舞。
⑧同时可以增强改善的认知和工作效率的能力。
⑨作业人员在工作时,可以思索改善。
⑩为了从事改善,不须经常向上级管理阶层取得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