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8月22日,任正非在华为内部论坛提出:“华为要把活下来作为最主要纲领,边缘业务全线收缩和关闭,把寒气传递给每个人。”此消息一出,行业内瞬间震动。
任正非强调,在全球经济波动、市场环境日趋复杂的当下,企业应该保证增长质量而不是数量,调整经营战略,为渡过寒冬做好准备。
面对空前的挑战,企业提高自身抗风险能力与组织韧性刻不容缓。而纵观那些在无数次经济周期中仍能保持基业长青的企业,灵活的危机管理战略、坚韧的组织文化也正是他们的制胜之法。
在《韧性》中,开创性地将心理学与组织行为学相结合,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了一套切实可行的“韧性”系统。本文提取了书中最精华的1个模型与10种办法,帮助企业在锻造组织韧性,在逆境中行稳致远。
1
1个模型 建构组织韧性
从定义上说,组织韧性,是一个组织为了生存和持续发展乃至繁荣从而不断预测、准备、应对和适应日益加剧的变化和突发破坏性干扰的能力。组织韧性在商业模型中有三个核心功能。
1.一是要运营的韧性。包括产品、工艺流程等方面的迭代升级。
2.二是供应链韧性。据2021《全球组织韧性研究》中提到,受新冠影响全球88%的企业或多或少都经历过供应链中断危机。
3.三是信息韧性。包括实体、知识产权等方面。我们需要提升组织韧性,来赋能企业应对不确定性的能力。
企业常常被视作一个生命体被进行韧性分析,加之从员工角度看,企业又是一个独立客体。因此组织韧性并非个体成员韧性的简单叠加,而是个体通过深层连接以整合的能力。据此,张晓萌教授在书中提出了组织韧性的“共识—共事—共情”三阶段模型,而各阶段需要分别落实不同的需求。
1.共识,指人与人、团队与团队、职级与职能团队之间的沟通机制。
2.共事,指以业务模式、流程、机制和方法来达成目标的激励机制。
3.共情,指员工和企业在专业主义等价值观层面一致性的信任机制。
以小米为例,作为一家智能制造领先的企业,小米拥有小米社区、MIUI论坛等机制,缩减了沟通成本、优化了管理效率,营造出人性化的“共识”;而从“共事”角度来看,小米坚持同工同酬、推行股权激励,用沟通、培训等方式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在价值观“共情”上,小米坚持要让每个人都能享受科技的乐趣,坚持做性价比产品,使得员工和用户支持其“共情”。
“共识—共事—共情”模型,为我们提供了一条从个人韧性到组织韧性的有效路径。自我韧性提升中的自我认知、持续小赢和热爱专注被转化为共识、共事和共情,成为企业提高韧性的有力抓手。通过这三阶段韧性分析,我们能找出组织韧性的不足与优化的方向。
2
5个办法 塑造韧性人才
想要打好组织韧性的“地基”,就必须要从研究员工、赋能员工与打造人才入手。根据“共识—共事—共情”组织韧性模型,张晓萌教授在多个行业的调研都发现了一个共性,不少企业从生命周期看已经盛年,但组织发展阶段仍有“青春期烦恼”:企业目标模糊、战略迷失、新老融合等。于是,《韧性》书中提出了了打造人才韧性的5大方法,从共识、共事和共情角度给予改善建议。
1.战略同频
调研中发现,不少企业高管对对自身的战略原理、问题以及导向非常模糊,使得向下传导的能量逐级递减。
从共识角度看,一把手和高管沟通不充分约等于没有战略(甚至有高管称“我们农民洗脚上田不用想那么远”);从共事角度看,战略分解和打法之间缺乏连接,高管只是执行的战略,往往“雷声大,雨点小”;从共情角度看,战略制定聚焦短期业绩而非长期主义,老板不信任高管的想法和意见,缺乏共同的愿景。
基于此,战略同频是帮扶企业打造韧性人才的第一要务,在核心层建立定期深入的沟通机制,战略制定与方案执行有机结合,才能实现对人才的长期激励。
2.人才引入
不少企业领导者钟爱“空降兵”,空降人才或许短期内能帮助实现业务拓展,但并不一定有利于延长企业的生命周期。
从共识角度看,某些空降人才很难躬身投入新项目,往往带有惯性思维;而共事时,他们还容易遭遇体系打法不兼容问题,而导致磨合链路加长,无法与团队成员迅速达成共识。
人才引入固然是一项好战略,但管理者必须明白其中的界限与方法。一个企业想塑造自身韧性,就必须使得内部人员管理规范化、常态化,清晰界定权责以避免价值偏差。在帮助新人才融入与适应的同时,不打压老员工的积极性。从共识、共事、共情三个方面深化每一次的团队协作。
3.高潜打造
而与引入新人才相应的,老员工的激励也不能忽视。老员工对企业拥有较高的忠诚度和认同度,但同时会遇到业务能力提升与认知上的瓶颈。因此如何长期持续地赋能老员工,使其与企业共同成长是人才韧性的第三大问题。
从共识角度看,老员工组成的核心团队,会出现阶段性缺乏创新力的问题,不能与企业发展的速度协同;而企业在此时招募的新业务团队,如果没有有效的激励与培养机制,就无法满足“共事”条件,承担不了创新的责任;最终形成的局面,使得领导者不得不亲自出任高管教练,HR团队职能被架空,企业没有实现系统化的人才管理机制,“高潜力”人才依旧会不断流失。
由此不难看出,企业应将高潜人才的发掘和培养列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先原则,而不应首先界定员工的新老程度,且不因此对员工的创新能力产生思维定势。领导者应处理好授权和督导的关系,为新老业务团队同时建立防火墙,为高潜培养做好时间、精力和情感(信任)投入的充分准备,以此完成韧性人才培养的闭环。
4.梯队建设
在处理好新老团队的交互关系后,还应关注组织内部的梯队建设。部分企业的人才选用预留机制亟需完善。在企业团队中,老员工掌握了业务核心知识与实践经验,如果缺乏总结与经验传承,一旦核心员工离职,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隐性知识”就会明显断档。
从共识角度看,员工普遍认为人才培养体系是老板的事情,人才短缺又没有自主培养体系是普遍现象;从共事角度看,基层流失率高企,老员工成中流砥柱;从共情角度看,师徒制因师傅担心徒弟自立门户而在传授时束手束脚。
因此企业人才韧性的打造,还需要注重梯队建设。人才储备和培养应成为所有层级管理者的任务。企业内部需优化知识经验,建立高效的学习系统,通过多种形式激励老带新传承,关注全体员工,特别是年轻一辈的职业发展。
5.企业文化
一个企业自上而下的精神面貌体现着它的企业文化。然而拥有优秀文化的企业实属罕见,这是因为大多数企业的文化,都成为了老板的个人文化。领导者应意识到需要提升文化的包容性和激励作用,以提前预备未来的扩张。
从共识角度看,多数企业的使命愿景往往停在纸上,长期缺位;从共事角度看,企业文化会影响团队效能,良好的文化能提升员工的工作状态和表现;从共情角度看,企业文化不应当是个人精神,而应该是一种观念上的认同感,这需要管理者将员工的共同利益摆在第一位。
因此,打造组织人才韧性的最后一个要点是优化企业文化,使其全面、长期地保障员工的能动性。针对这点,张晓萌教授建议企业应该依据自身发展史进行组织文化梳理,将企业文化融汇于员工考核与激励标准中,让各级员工都有经营者意识,提供激发心理共鸣的员工关怀和公益活动。
3
5种观点 创韧性领导力
没有将帅,再好的员工都是群龙无首。
书中提到,根据对企业家的跟踪调研,大部分在不确定因素下依旧保持坚挺的企业,都在“非实体资产”上个保有了顽强的韧性——包括员工、客户、品牌和组织能力。而这些“非实体资产”的运维与管理,都不是一个精密的计算系统,或者某样尖端的科技手段可以解决的。他们需要某种情感价值的维系,落到实处来讲,就是“共识-共事-共情”系统。
因此,打造组织韧性的另一层面,是优化管理者的领导力。有“韧性”的管理者,能在危机中集思广益、快速应变,在做出决策后上下同语、团结一心,以此将“共识、共事、共情”的韧性文化传导到企业的每一个角落。
打造组织韧性是日积月累的“内功”,更要求领导者在复杂的决策中具备多元化的视角。《韧性》书中提供了5种帮助管理者建立“韧性领导力”的方法。
1. 领导者应成为打造韧性文化的第一人。
组织韧性不完全取决于高韧性的领导者或员工,但在人才层面需发挥高韧性个人的传导和引领作用。企业管理者应定期、持续准确地就员工的职业前景进行沟通,倾听反馈,提供“确定感”缓解压力。
2. 企业价值赋能员工发展
为应对危机,企业在战略层面应“志存高远”,以更快的变革推动转型升级。领导者此时的任务是进一步明确企业对于客户、行业与员工的核心价值所在。使命和愿景不能只停留在字面上,管理者必须要使其和员工的职业发展有机契合,否则就有“画大饼”之嫌。
3. 用权衡目标代替取舍
不确定环境下,许多企业面临增长与转型同步进行的状况。大部分企业把这视作难上加难,但高韧性企业,则能够在多元目标之间进行灵活的调整和平衡,而不是简单地进行取舍。
这要求企业管理者进行多维战略的组合,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快速反应,主动地预防、行动、优化与创新。
4. 情境化战略收集不同意见
在瞬息万变的环境中,经验和惯性可能成为桎梏,新生代员工的洞察可以帮助决策层打开思维。这要求领导层在制定战略时,更加“情境化”,在各种极端情境下模拟业务测试,涵盖不同层级、不同职能员工的视角。以此从不同代际、不同工作经验的员工中提取不同的反馈,并通过复盘整合为全面的战略经验。
5. 将韧性作为长期战略
韧性的打造永远在进行时,需要长期战略定力。高韧性不是终点,而是一种持续存在的状态。一个有韧性的组织不是单指企业能够度过危机、恢复正常,而是企业能够随着环境的变化而转型。这要求领导者,将新的态度、信念、敏捷性和变化的组织架构不断植入企业的 DNA,从而推动组织快速迭代和发展。
4
结语
诚然,正如任正非所说,大量企业需要做好进入寒冬的准备。但这并不意味着是一个悲观的信号。对于企业来说,营商环境本身就在随着科技革命与社会的不断发展而持续变化。“韧性优”势必成为企业的重要发展战略。
“韧性”虽然是传统意义上的心理概念,但个人作为社会最小的单元,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尤其是在焦虑弥漫的不确定环境下,个人韧性的提升能够有效促进组织韧性的构建。因此,以人为本去提升组织能力,并营造文化和价值观正是提升组织韧性的底层逻辑。
“寒气”虽然弥漫,但凛冬终将过去。无论是企业、组织还是个人,都能够用“韧性”协助自身,攻克时艰,温暖的春天就在不远的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