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生产咨询培训

精益管理实战咨询专家
咨询热线:0755-2293 2766
深圳华昊联合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当前位置: 首页 > 管理智慧 > 专业词汇 >

工程质量管理模式的探讨

时间:2015-09-01 10:51来源:华昊企管 作者: 点击:
  1.工程质量管理的内涵与特点
 
  工程质量管理的主体很广泛,从通常意义下的施工方,到监理、业主、甚至行政部门都可以参与其中。正因为如此,质量管理的内容也就具有多样性,既包括工程质量,也包括和工程相关的合同管理、安全管理等多项内容。为了实现对工程质量的有效管理,要对施工人员、机械设备、施工材料、施工技术方案等进行综合性、连续性的管理,并将这种管理在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持续性的实施。
 
  由于工程质量管理内容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本文只针对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进行探讨。施工质量管理是保证工程总体质量的重要环节,在较长的施工周期中容易产生多种影响工程质量的随机因素,而且直接受到工程投资和工程进度的影响。因此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是最容易出现问题也最需要形成有效管理模式的环节。
 
  2.质量管理的基本程序
 
  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管理应遵循计划、执行、检查和处理这四个阶段来进行。这四个质量管理的阶段依次构成循环,通过对循环过程中所发现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来逐步提高项目的质量。各阶段的主要任务分别为:(1)计划阶段。依据施工企业的技术水平,编制合理的施工计划,并对施工计划中各个环节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编制应急方案;(2)实施阶段。以国家的相关规范标准为依据,按照计划阶段制定的施工计划组织具体的施工活动;(3)检查阶段。对施工过程中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定;(4)处理阶段。处理阶段的工作是质量管理四个步骤中的重要阶段,需要对在第三阶段中检查出的问题和经验进行总结分析。其中重点是找出存在的质量问题,并提供详尽的分析数据作为支撑。其次是分析出现质量问题的施工环节的原因所在,归纳出导致质量问题的主要因素,并对这些因素制定解决措施和具体的实施方案并及时解决发现的问题。最后总结经验教训,避免在以后的施工中出现类似的质量问题。
 
  3.工程质量管理中的常见问题
 
  当前工程质量管理中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宏观层面,相应的管理体制不够完善。概括而言,这些管理问题主要表现为:(1)质量管理的责任主体不明确,普遍缺乏严格的项目法人责任制,即便有,在制度的执行方面落实程度往往不够,形成多头管理和临时管理;(2)没有严格按照项目建设的正确程序来实施,工程工期和进度的管理随意,工程质量管理体系混乱;(3)监理单位没有发挥应有作用,这主要受到行业垄断以及行政部门的影响,对监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4)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合同管理不够严谨,层层分包现象普遍,造成实际建设资金不足,容易形成质量隐患;(5)政府行政部门对工程建设的干预程度过大。
 
  4.工程质量管理的常规措施
 
  工程质量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多个方面,需要从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上都进行革新才能保证质量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这都依赖于一定管理措施,在管理体质上和管理技术上都有继续深化的必要。在保障工程质量管理水平的常规措施通常有:(1)加强相关人员的质量意识,通过培训、考核等手段来强化管理意识和提高管理水平;(2)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把原材料检验、工序质量控制等和质量管理相关的环节的规章制度都予以标准化,从而为工程质量提供制度保证;(3)制定各类质量管理责任制,如建立工程质量行政领导人责任制对工程质量,实行行业主管部门、主管地区行政领导责任人制度;建立项目法人责任制,实行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等可具体问责的制度;(4)依据工程设计要求,各方均应严格执行工程建设的基本程序;(5)健全工程建设中的管理制度。以上几类常规措施大多属于宏观层面的管理。本文接下来将重点讨论在工程在施工阶段的一种新的6质量管理模式。
 
  5.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6管理模式
 
  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建设质量造成影响的因素较多,因此需要对这些因素进行进行综合分析。而当前工程质量管理中还缺乏这类系统的质量控制模式,因此本节将探讨一种精益质量管理的新模式。精益质量管理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对与质量紧密相关的关键数据的定量分析,借以提高关键质量指标的,从而使得质量得到不断提升。本节中采用精益管理理论中的6质量管理法来进行工程质量管理模式的探讨。
 
  5.1管理流程
 
  6质量管理法共包括5个基本步骤:定义→度量→分析→改进→控制。上述5个流程各自的内涵分别为:(1)定义阶段。具体到工程质量管理,定义的目的就是管理人员明确工程质量管理的要求和管理目标是什么。在定义目标后,对达到这一管理目标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预测,并明确这些问题可能发生的范围、时间段等关键性指标,以最后以流程图的方式对整个质量过程进行描述。(2)度量阶段。这一阶段的任务是质量管理负责人对质量管理目标采取具体数据指标来进行评定。这一阶段的关键选取定量标准,具体到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定量标准可以是国家的规范中的定额数据,也可以是业主或者施工企业自己制定的控制性参数。(3)分析阶段。经过定义和度量阶段,项目质量管理负责人依据项目流程和度量阶段获得的具体数据,分析工程施工过程中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重点分析当前的质量水平和6质量管理目标之间的差距,并以具体数据的方式来描述施工流程和出现的问题,找出造成质量问题的关键性因素。(4)改进阶段。经过分析阶段的数据统计和问题分析,质量管理人员向专业人员咨询问题的解决方案,在原有流程的基础上提出革新方案,并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细则,必要时应组织员工培训等手段来保证技术或施工流程的革新能够具体落实。(5)控制阶段这一阶段的关键任务是将改进阶段获得的质量管理水平提升结果进行巩固和强化,并形成相应的执行标准,为以后的质量管理提供可行的具体的参考。
 
  5.2实施条件
 
  6质量管理法要求管理者必须具备所谓“无极限工作法”,即将追求完美作为质量管理工作的理念,从而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流程来不断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如果缺乏这种不断提升管理水平的工作理念,就无法完整的实施6质量管理法。
 
  5.3对管理人员的要求
 
  管理人员具备不断提升管理水平的工作理念是实施6质量管理法的关键因素,因此这种管理方法对管理人员的要求也就更为严格。首先质量管理人员对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内容必须有详尽的了解,对国家规范标准和业主的期望也应非常明确,并对质量管理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有充分的认识。其次,质量管理人员必须具备对质量管理过程中涉及的流程和问题以数据的形式来进行描述的能力,保证能够分析活动能够在定量的环境下展开,从而了解发生质量管理问题的本质和提高质量管理水平的途径。第三,质量管理人员还应具备对获取的质量管理量化数据总结分析的能力,能够从统计数据中发现问题,而不仅仅是依靠管理经验来发现问题。最后,质量管理人员还必须具备足够的协调能力。因工程施工阶段涉及的专业类型众多,不同的专业领域会有不同的负责人,为了提高整体的质量管理水平,就必须去协调和质量管理相关的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在发现问题的情况下还需要向专业人员咨询更优的解决措施。因此在6质量管理模式下,管理人员需要具备比常规质量管理模式下具有更高的专业素养和管理协调能力。
 
  6质量管理模式是国际上非常流行、实践证明也是非常有效的质量管理模式。就质量管理方法的发展趋势来看,6质量管理模式是主要的发展方向之一。这一质量管理模式对企业和相应的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的工程质量管理模式。

------分隔线----------------------------
栏目列表
精益管理咨询项目

华昊企管专业提供TPM管理、5S/6S管理、班组管理等服务,专业实用、为您着想!
更多精益管理咨询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