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M的基本概念
TPM英文全名为TotalProductiveMaintenance,目前中文译称不一,有译之为『全员生产管理』、『全面预防保养』等,本公司沿用最早接触之译法名为『全员生产保全』。全员生产保全管理是以设备为中心展开的一种设备维护管理方式。
全员生产保全管理是从设备管理改善入手,以全员参与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现有设备的利用率,实现设备利用的高安全性、高质量和防止错误发生,最终创建能不断自我完善的企业经营管理体系,从而使企业达到降低成本和全面效率的提升。
TPM的基本原理
TPM的主要目的是以高水平的设备操作和经常性的设备维护相结合的方式来彻底消除周围的“浪费”与“混乱”,谋求设备的最高使用效率。
TPM的管理理念是“设备没坏就设法不让它坏”,这是针对传统的“设备没坏就不用去理它”的设备维护观点而提出来的。
TPM的类型有自主保全、预防保全、改良保全、事后保全等。
TPM管理方式的特点有:
(1)全员参与(T):与设备有关的所有人员(包括操作员和维修人员)均应参与到设备维护管理中去,并承担相应的职责。
(2)全过程控制(P):以设备的整个生命周期为设备维护范围,对设备的设计、研制、制造、使用、维修以及报废整个过程进行研究、控制与管理。
(3)保全管理(M):用目标值管理的方法开展所有的设备维护工作和活动,以达到预定的目标。
TPM的定义及特点
1、全员生产维护(TPM)的定义
按照日本工程师学会(JIPE),TPM有如下的定义:
(1)以最高的设备综合效率为目标。
(2)确立以设备一生为目标的全系统的预防维修。
(3)设备的计划、使用、维修等所有部门都要参加。
(4)从企业的最高管理层到第一线职工全体参加。
(5)实行动机管理,即通过开展小组的自主活动来推进生产维修。
2、全员生产维护的特点
日本的全员生产维修与原来的生产维修相比,主要突出一个“全”字,“全”有三个含义,即全效率、全系统和全员参加。
所谓的全效率,是指设备寿命周期费用评价和设备综合效率,本章后面还要展开讨论。全系统即指生产维修的各个侧面均包括在内,如预防维修、维修预防、必要的事后维修和改善维修。全员参加即指这一维修体制的群众性特征,从公司经理到相关科室,直到全体操作工人都要参加,尤其是操作工人的自主小组活动。
TPM的主要目标就落在“全效率”上,“全效率”在于限制和降低六大损失:
(1)设备停机时间损失(停机时间损失)。
(2)设置与调整停机损失。
(3)闲置、空转与暂短停机损失。
(4)速度降低(速度损失)。
(5)残、次、废品损失,边角料损失(缺陷损失)。
(6)产量损失(由安装到稳定生产间隔)。
有了这三个“全”字,使生产维修更加得到彻底地贯彻执行,使生产维修的目标得到更有力的保障。这也是日本全员生产维修的独特之处。
随着TPM的不断发展,日本把这一从上到下,全系统参与的设备管理系统的目标提到更高水平,又提出:“停机为零!废品为零!事故为零!”的奋斗目标。
TPM广泛的适用性
1 TPM没有行业与部门的限制
○从汽车制造业渗透到所有行业
由于TPM首先是在丰田公司的关联供应商日本电装开始的,因此TPM很快在丰田公司普及。继而在汽车产业、机械、半导体等加工组装产业也迅速推广,1980年代再普及到化学、食品、烟草、建筑、陶瓷、石油等装置产业。全世界到底有多少公司在推行TPM,谁也无法统计,不过从历届TPM世界大会颁奖的公司数量之多可以推测推行TPM公司是相当多的。
○从局部渗透到全面
毋庸置疑,TPM活动是以生产部门为中心来开展的,但远远不是TPM的全部,它正发力迅速扩散到生产以外的部门。例如,事务、技术、营业等部门的TPM。TPM逐渐向所有部门渗透并成功探索出相应的活动。
如果把TPM活动从生产部门拓展到全公司的话,会成为巨大力量的集合,而取得的成果也将是意想不到的。这些事实已经被依靠TPM成功抵御亚洲金融危机的韩国三星、LG等公司验证了,这些公司集团总裁身边都建立有“TPM革新事务局”,并且TPM等革新活动成为总裁亲自负责的事项。既然最高经营者都重视,各分公司法人总经理、中层干部到现场员工,无论是操作员、办事员、技术员全员参与就成为了非常自然的事情了。各企业一般会制定3年,5年的中、长期经营计划,因此,TPM的全面展开就是以达成中、长期经营计划为目标的活动,并非是一个独立的活动。
2 TPM没有国界
TPM自1970年代在日本诞生后很快被世界大多数国家引进。1980年代传到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1990年代中期进入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