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S管理的目标是通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安全、素养这6个S的综合推进,让生产现场的各个要素(人、机、料、法、环)都得到有效管理,并进行持续改善,使企业在效率、质量、成本、交期、安全、士气六个方面都得到提升,使生产现场维持在一个理想的水平。6S管理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一个过程,更是一个行为变化和思想变化的过程。
转变观念,实现从被动到主动
6S管理不是管理者的管理,是每一位现场工作者都需要参与的管理。在生产中,劳动者是生产的人身条件,是物资资料生产的基本要素之一,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将直接影响到6S管理推行的成果。
如图1,在推行6S过程中,大体上要经过几个阶段,从组织员工培训到制定规章制度,从规章制度的强化执行到员工对6S思想上有深刻的认识,变被动执行为主动自觉执行。首先要通过形式多样的教育和培训,使员工充分认识6S管理的真正意义和精髓,消除大家的认识误区,统一思想认识。仓储系统不像设备生产实体对生产要素各环节那样直接,其工作核心就是围绕生产而产生的物资的流动。因此在培训过程中,可以以建立6S学习互助组的形式,就仓储系统的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安全、素养提出意见,发挥仓储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
仓储系统推行6S过程中,要制定和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包括出入库管理制度、物资到货验收制度、保管制度、用电制度、搬运设备使用制度等等,其中这些制度有些已经制定并执行,有些需完善调整以适应不同时期的仓储系统管理需求。制度的落脚点在于执行,执行不到位,难以体现制度存在的价值,发挥不出其应有的效力。在制度的执行过程中,要真正实行制度的约束和监督作用,而不是说在嘴上、贴在墙上、写在纸上,以保证制度的严肃性、长效性。
通过一段时间规章制度的强化执行,员工变被动执行为自觉执行,把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变成自觉的工作行为,进而成为本岗位的实际行动。
在6S管理实施过程中,从组织培训开始到员工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实施6S,从被动接受6S到主动推行6S,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解放思想,实现从无序到有序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都是在特定的现场完成的。以仓库为中心,开展整理、整顿、清扫、清洁是仓储系统6S管理的核心。
如图2,仓储系统的6S管理是无序的,同时又是有序的,从无序性到有序性需要经过一个从具体事情到思想认识的提高,是一个不断渐进的过程。
仓储系统6S管理的首要目标是整理、整顿好仓储的现场存货,根据货物的性质归类,实现账、卡、物一致。对于长期不领用物资、报废物资划定片区,与使用频率高的物资进行区分。要做到优化存货、快速存取,包括如何节省空间,如何存放货物提高保管效率,如何做到先进先出,如何选定摆放位置等等。
制定整理、整顿的相关标准,包括废旧件物资处理办法、货物码放方法,货物标识方法等等。
执行标准,培养仓储管理人员的仓库管理意识,提高仓储管理员工素养,使员工认识到自己管理的重要性,思想上认识到6S管理对自己带来的益处。
仓储系统6S管理看似没有具体的、明确的规定,本质上其实是有序、有条理性的,其始终围绕着仓储现场展开,其目的是以把生产各要素调动起来,发挥各要素的特点,增加仓储物资的流动性,有效降低库存,为生产发展更好的服务。
仓储系统整理、整顿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前进的过程,从无序到有序需要不断地提高员工的管理素养,让员工认识到6S管理的重要性和推进性,发挥主动性,才可以实现6S管理的目标,使得仓储系统从无序到有序,实现仓储系统管理从无序的管理工作到井然有序。
实事求是,实现从表面工作到习惯的养成如图3,无论是仓储领域还是其它领域,一开始实施6S管理,着眼的是一些表面东西,比如某个物品的摆放、某块区域的清扫、某个场地的整理等等。有些员工会认为日常的物资搬运存储已经忙得不可开交,实行6S浪费时间和精力,纯属形式主义和空喊口号而已。没有把6S真正当作仓储工作中有效降低库存、提高效益、效率和质量的管理办法。
要改变这种思想,必须提高仓储员工的素养,把表面工作过渡到习惯的养成,使得6S管理常态化,这需要有长效的激励机制,包括制度、奖励、惩罚等,必须加强推行过程中对控制的执行力,坚持不懈地抓紧、抓实、抓好,这样才能充分发挥6S管理的作用。
公司的仓储系统每年都有十几亿的物资的流转,而且随着产能的扩大不断增加,在员工数量不能随之增加的前提下,仅靠一味的考核、施加压力来推进6S管理,势必得不到长期有效的结果,应该在考核的基础上建立一定的激励机制,让员工在享受6S管理带来的工作便捷上,还能享受到做好6S管理所带来的身心愉悦,而不是每天都想着如何应对检查、考核。让员工养成自然参与的习惯,按照6S的思维惯性去工作,养成良好的6S工作习惯,提升个人素养,发挥好人这一关键生产要素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