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企业经常询问何谓「卓越经营」?简单来说,它是一种为强化组织经营管理系统,并藉着融合各种工具及方法以改善经营绩效,为利害关係者创造价值。在领导方面,「卓越经营」可帮助领导者确立策略、清楚知道组织目前最迫切的需要、发展属于自己的组织文化;在经营管理方面,可明确连接公司策略发展与实际执行情形、导引员工改变、持续改进;对员工来说,可让员工依循明确目标及方法、清楚知道他们每一行为后的影响,并且不断地持续改进。
而「ISO」与「卓越经营」两者之间到底有何不同?ISO仅是一种提供你依循的标準,即「doing things right」你就可以得到ISO认证,而卓越经营则是「doing the right things」,组织必须要一直做对的是方能达到「卓越经营」。
而何谓BE之利害关係者,它其实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例如:
1、组织内部时,领导者与员工。
2、被评审时,被评核组织与领导者。
3、产业之于经济。
而卓越经营实践者(BE practitioner)在组织内的角色及如何指定之阶段,导入卓越经营之成功关键因素如下:
1、卓越经营实践者角色:
(一)于组织中建立卓越经营之概念,并有下列步骤,如:
1传达卓越经营概念给高阶领导者。
2分享并推展卓越经营之好处让员工知晓,并澄清员工对于导入卓越经营模式之怀疑。
3组织培训,让员工準备并预作为BE内部评核员。
4在业务部门,建构卓越经营等相关专门知识。
5促进并分享卓越经营之实务作法。
(二)管理并执行卓越经营评估后的结果。
(三)承担并作为组织内部之顾问角色,并与外部顾问紧密配合。
2、在组织内部指定卓越经营实践者之阶段:
(一)需由高阶领导层带领投入卓越经营。(高阶领导层对于组织的影响能力,亦会影响卓越经营在组织内的落实程度)
(二)必须向高阶领导者直接报告,而如果挑选的人选中不是从最高管理层选拔出来,也会从第二或第三管理阶层中选拔出来。
(三)设立「卓越经营委员会」,并由高阶领导者担任主席。
(四)可以在绩效考核时,以「卓越经营之实践程度」作为卓越经营实践者之绩效指标。
3、在组织内是否能成功导入卓越经营几个重要的关键因素:
(一)高阶领导者(如CEO)带领投入。
(二)每一关键流程是否都有投入。
(三)组织之中层管理者全部支持并投入。
(四)将客户的意见回馈回组织最前端(作业人员)手里。
因此,要做为一个有影响力之实践者,你必须清楚知道组织内部的运作、能够作为好的沟通桥樑,并且充分授权及具有热情,方能将卓越经营成功导入于组织中。
又如企业在得奖后应有四个关键阶段,方能将卓越经营模式继续维持于组织中,分别为:
1、前期规划,也就是必须评估组织内部状况,寻求并引进目前所需,发展的行动计划必须与卓越经营相关,另外也必须将这些计画与利害相关者做相应之沟通。
2、推广卓越经营自我评量于组织中。
3、透过评量后的结果持续改善,讲师认为卓越经营评量犹如放大镜可帮助组织内部检视、统整并一致方向及目标,让大家可以朝着公司之使命及愿景迈进。
4、最后公司方能维持卓越经营。
总结,企业不能只是专注在与竞争者之数字间比较,我们应该去学习别人的方法,例如为什幺别人的来客率或营业额高于自己这幺多,应该要去分析原因,找出真因,而非只是着眼于数字间的竞赛,因而迷失方向。又如公司得奖后,也要不吝于向其他组织分享自己的成功经验及方法,让他人可以学习。最重要的还是要确立自己公司欲达成的目标,了解自己的顾客在哪?顾客要的是什幺?自己可以提供什幺服务或内容?确立自己的工作及扮演的角色,协助组织再次往卓越经营迈进。
我国国家品质奖于民国105年开始奖项架构大幅变革,有别于过去的国家品质奖,目前将奖项架构重新调整,将主奖分级及新增功能性奖项,虽然各奖项评分的构面及分数不大相同,然其所讲述的核心精神是相同的,且不离这几个面向「顾客导向」、「全员参与」、「高阶带领投入」及「持续改善」,未来期望透过奖项,带领台湾产业经营品质再次跃升。
参考资料
1.2018 APO COE Developmental Workshop for Practitioners in Business Excellence – Singap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