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降低移动批量
	  丰田原来的生产方式:每月安排计划(月500辆)。
	  大野耐一的改进:降低移动批量
	  500部卡车÷25个工作日=日产20辆
	  相应地,各车间每天只生产20辆卡车需要的零部件。
	  降低移动批量的好处:
	  ①生产周期缩短(压缩了加工等待时间);
	  ②资金周转的速度加快(周转金只需要三天);
	  ③库存成本降低(半成品、成品库存降低)。
	  二、持续改进,实现单件流(onepiece-flow)
	  (一)实现单件流的条件
	  以往批量生产的原因:①调整切换;②搬运成本
	  要实现单件流必须做到:
	  ①缩短距离(流水线的集结);
	  ②生产同步化;
	  ③快速切换;
	  ④自动化物流系统(传送链、传送带、重力滑道);
	  ⑤混合装载(以降低搬运成本)
	  (二)进行平准化生产(平衡负载)
	  1、为什么要平准化生产:均衡生产→均衡供货。
	   假如每天的生产能够维持非常稳定的数量,意味着每天向配套厂的订货也非常平均,带来整个供应链资源的提升,从而对供货商的生产也带来好处。
	  2、从主要品种开始优先进行平准化生产
	  ①选定要平准化生产的产品。采用ABC分类(品种—需求量)→决定平准化的优先顺序,A类优先进行平准化生产;
	  ②建立成品“缓冲库存”;
	  ③按日均需求计算节拍,设计专用流水线;
	  [月需求量→日均需求→计算节拍→设计专用流水线→平准化生产]
	   例:月1万个→日生产400个,节拍:8×60/400=1.2分。
	  ④依次进行平准化(B、C)
	  3、混流生产
	  假设生产ABCD四种产品。A每月1万辆则每天400辆;B每月5000辆则每天200辆;C和D每天100辆。用一条总装线生产四款汽车:
	  三、准时生产(JIT)
	  JIT的基本思想: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生产所需的产品。
	  JIT的出发点:不断消除浪费,进行永无休止的优化改进。
	  JIT所谓的浪费(muda)含义:
	  ①不增加价值的活动,是浪费;
	  ②尽管是增加价值的活动,所用的资源超过了“绝对最少”的界限,也是浪费。
	  JIT的核心:追求无库存生产系统
	  (一)精益生产JIT的实现策略1:流水线集结
	  将孤岛式车间、工段、工序集结成流水线。
	  生产过程集结的好处:
	  ①排除中转等待时间,实现同步生产;
	  ②缩短工序间距离;
	  ③缩短生产周期时间(单件流);
	  ④减少半成品库存,降低成本;
	  ⑤创造了自动暴露问题的机制(及时发现水龙头);
	  ⑥质量责任对号入座,避免“一人错误百人忙”的连锁反应。
	  (二)精益生产JIT的实现策略2:以库存拉动
	  现实中,存在着大量的工序无法集结。
	  工序无法集结的原因:
	  ①大型、重型设备无法搬运;
	  ②共享设备数量有限不够分配;
	  ③共享设备速度太快无法进入流水线(如冲压机);
	  ④共享设备切换时间太长,必须批量加工;
	  ⑤工时太长,必须离线作业;
	  ⑥策略需要,必须委外加工。
	  (三)拉动式计划与控制
	  (四)JIT的构造体系
    
  





    

